大众养生网

儿童疲劳可能隐藏哪些问题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出现疲劳感可能与贫血、感染性疾病、睡眠不足、心理因素以及内分泌异常等问题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长期或反复疲劳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隐患。

1、贫血

儿童贫血常见于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可能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疲劳、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糖浆、右旋糖酐铁颗粒等补充剂,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2、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EB病毒感染等慢性感染性疾病会持续消耗机体能量,导致疲劳感持续存在,可能伴随长期低热、夜间盗汗、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需通过病原学检测确诊后,采用异烟肼片、阿昔洛韦片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3、睡眠不足

学龄期儿童每日需要9-11小时睡眠,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会影响日间精神状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伴疲劳感。建议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接触电子设备,创造安静睡眠环境。

4、心理因素

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紧张或校园社交问题可能引发儿童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表现为疲劳、兴趣减退、食欲改变等。可通过沙盘游戏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疏导,必要时配合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

5、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型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代谢紊乱,出现持续疲劳、体重异常波动、多饮多尿等症状。确诊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血糖监测等检查,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胰岛素注射等替代治疗。

日常需关注儿童饮食均衡,保证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每天进行适度户外运动。若疲劳持续2周以上,伴随发热、消瘦、发育迟缓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胸片等系统检查,避免漏诊严重器质性疾病。避免自行给孩子服用滋补类中药或提神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