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作为中药,一般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敛阴止汗以及改善面色萎黄等功效和作用。其药性微寒,归肝、脾经,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虚或妇科疾病。
1、养血调经
白芍味酸入肝,能补益肝血,调节冲任二脉,对于血虚引起的月经量少、经期推迟有改善作用。中医认为肝藏血功能恢复后,气血运行通畅,可缓解经血排出不畅的问题。
2、柔肝止痛
白芍所含的芍药苷等成分可舒缓平滑肌痉挛,常用于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胁肋胀痛、腹部挛急。对于痛经、胃肠绞痛等情况,配合甘草能增强解痉镇痛效果。
3、平抑肝阳
通过滋养肝阴制约肝阳上亢,可改善因肝阳偏旺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常与石决明、钩藤等配伍,用于高血压患者伴随的面红目赤表现。
4、敛阴止汗
白芍的酸收特性可固摄津液,对阴虚盗汗、夜间潮热有收敛作用。更年期女性出现自汗、手足心热时,配伍牡蛎、浮小麦效果更佳。
5、改善面色萎黄
通过补血作用促进血红蛋白生成,使血虚导致的面色苍白、唇甲色淡逐渐恢复红润。长期血虚患者配合熟地黄、当归使用,能增强补血功效。
使用白芍需注意其性微寒,脾胃虚寒者应配伍温中药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进行配伍,避免单独长期大量服用。月经期间经量过多者需谨慎使用,孕妇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