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崩漏主要通过辨证施治的方式调整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常见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艾灸调理、饮食调养以及情志调节等。崩漏在中医范畴多与脾肾不足、血热妄行或血瘀阻滞相关,需根据个体体质针对性干预。
1、中药治疗
针对脾虚型崩漏常用归脾汤加减以补气摄血,血热证则选用清热固经汤凉血止血,血瘀证常用逐瘀止血汤活血化瘀。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药方配伍,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三阴交、血海、关元等穴位针灸,可调节冲任二脉,促进气血运行平衡。临床研究表明,每周2-3次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60%以上患者的经量异常。
3、艾灸调理
隔姜灸隐白、脾俞等穴位,借助艾草温通之性提升脾肾阳气。适用于经血色淡、畏寒肢冷的虚寒型患者,每次灸治15-20分钟为宜。
4、饮食调养
日常可食用桂圆莲子粥、黄芪乌鸡汤等药膳,避免冷饮、辛辣食物。血热者宜饮藕节煎水,血瘀者可用山楂红糖水辅助调理。
5、情志调节
通过八段锦、冥想等方式疏解肝郁,避免情志过激扰动冲任。临床发现情绪平稳患者治疗有效率较焦虑者提升约30%。
调理期间需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建议每月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变化,定期复诊调整方案。若出血量突然增大或持续逾半月未止,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中药调理通常需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才能稳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