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染通过飞沫传播的过程主要与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随飞沫扩散有关。具体传播机制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飞沫产生
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呼吸道黏膜上的病毒会随着飞沫排出体外。飞沫直径通常大于5微米,可携带大量活性病毒颗粒。
2、短距离传播
较大飞沫受重力影响,通常在1米范围内快速沉降。密切接触者若处于此范围内,飞沫可能直接进入其眼、鼻或口腔黏膜。
3、环境影响因素
密闭空间或通风不良场所,飞沫悬浮时间延长。空调系统可能造成飞沫扩散距离超过常规范围,增加传播风险。
4、物体表面污染
沉降的飞沫可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接触污染表面后未清洁的手部接触面部,可能引发间接感染。
预防飞沫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在公共场所佩戴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保持至少1米人际距离,定期开窗通风。特别注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公共物品表面,接触后应及时使用含酒精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出现疑似症状者应主动隔离并就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