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可能伴随呕血、黑便、腹痛、恶心呕吐以及贫血相关症状等消化系统表现。若出现上述情况,需警惕胃出血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呕血
胃出血时血液可能经口腔呕出,血液与胃酸作用后常呈咖啡渣样,若出血量较大也可能为鲜红色。呕血多提示出血部位位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上段。
2、黑便
血液在肠道内被分解后,血红蛋白中的铁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导致粪便呈柏油样黑便,表面带有黏稠光泽。黑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但需排除食物或药物染色因素。
3、腹痛
胃出血患者常伴随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烧灼样、胀痛或隐痛,多与胃黏膜损伤、胃酸刺激或血液刺激胃壁有关。部分患者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
4、恶心呕吐
胃内积血或出血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恶心反射,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可能混有血凝块或食物残渣。
5、贫血相关症状
长期慢性胃出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急性大量出血时,可能迅速出现冷汗、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胃出血属于急症,若出现呕血、持续黑便或急性腹痛,应立即禁食并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日常需避免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因素,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抑酸、止血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