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水平低可能会引发情绪障碍。维生素B12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其缺乏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合成、神经传导等机制导致情绪波动或精神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影响情绪的主要途径包括神经递质合成受阻和神经髓鞘损伤。维生素B12是合成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辅酶,这些物质对情绪调节起关键作用。当B12不足时,神经递质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抑郁或焦虑症状。同时,B12缺乏会引发神经髓鞘结构异常,影响神经信号传导效率,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精神异常。
特殊人群如长期素食者、胃肠吸收障碍患者及老年人更易出现B12缺乏。对于存在情绪障碍的患者,临床医生通常会建议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若确诊缺乏,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2制剂。日常可适量食用动物肝脏、鱼类、乳制品等富含B12的食物。
若情绪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B12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对于确诊的情绪障碍患者,应在精神心理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