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为什么褪黑素不足会影响睡眠质量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褪黑素不足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通常与昼夜节律紊乱、睡眠启动延迟、睡眠结构改变、外界环境干扰以及疾病因素有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1、昼夜节律紊乱

褪黑素是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重要激素,其分泌不足会减弱对生物钟的调控作用。当夜间褪黑素峰值降低时,机体无法准确识别昼夜变化,导致入睡时间延迟或早醒,表现为昼夜节律失调。

2、睡眠启动延迟

褪黑素具有降低核心体温和诱导睡意的生理功能。当血液中褪黑素浓度不足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难以启动降温过程,同时杏仁核等觉醒相关脑区抑制不足,使人体持续处于清醒状态,显著延长入睡所需时间。

3、睡眠结构改变

临床研究表明,褪黑素水平低下会导致慢波睡眠占比减少。动物实验显示,敲除褪黑素受体基因的小鼠REM睡眠时间缩短40%,深睡眠阶段脑电δ波振幅降低,这种睡眠结构改变直接影响睡眠的恢复功能。

4、外界环境干扰

现代生活方式中普遍存在的夜间蓝光暴露,可通过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黑视蛋白的表达,降低松果体褪黑素合成量达60%以上,这种光致性褪黑素抑制会加剧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5、疾病相关因素

松果体钙化患者褪黑素分泌量仅为健康人群的30%,这类患者多伴有严重失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42%存在褪黑素水平异常,这可能与甲状腺抗体干扰松果体功能有关。

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建议存在持续睡眠问题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褪黑素水平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光照疗法或短期补充褪黑素制剂。需注意长期大剂量使用外源性褪黑素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需严格遵循医嘱。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