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可能导致排便困难、肛门失禁、便意频繁等排便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情况。脱肛通常指直肠脱垂,当直肠黏膜或全层向下移位时,会直接影响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直肠正常生理结构。
1、排便困难
脱垂的直肠组织在排便时可能堵塞肛管,导致粪便排出受阻。患者常感觉有肿块卡在肛门口,需要用手辅助回纳后才能完成排便,严重时可能伴随肛门胀痛。
2、肛门失禁
长期反复脱垂会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出现控便能力下降。可能出现稀便或气体不受控制地溢出,内裤常被黏液或粪便污染。
3、便意频繁
脱出的直肠黏膜刺激肛周神经,产生持续的下坠感和便意。患者可能频繁如厕但实际排便量少,这种异常反射还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疲劳。
脱肛患者还可能伴随黏液血便、肛周皮肤湿疹等问题。建议避免久蹲用力排便,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医生通过肛门指诊和排粪造影评估脱垂程度,轻症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中重度患者需考虑经会阴或腹腔镜手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