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直肠脱垂患者排便时会有哪些症状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直肠脱垂患者在排便时通常会出现肛门肿物脱出、出血、疼痛、肛门坠胀感以及排便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因脱垂类型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需及时就医处理。

1、肛门肿物脱出

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由于腹压增加,直肠黏膜或全层肠壁可能从肛门脱出。初期脱出物较小且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发展,脱出物可能增大至数厘米,需用手辅助复位。反复脱出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

2、出血

脱出的直肠黏膜在排便时易受粪便摩擦,可能引起黏膜破损出血。血液通常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手纸,出血量一般较少,但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贫血。

3、疼痛

当脱垂肠段发生充血水肿或嵌顿时,患者会感到肛门局部持续钝痛或撕裂样疼痛。嵌顿时间超过2小时可能出现组织缺血坏死,伴随剧烈疼痛和体温升高等急症表现。

4、肛门坠胀感

直肠脱垂导致盆腔韧带牵拉和直肠位置下移,患者在排便后常有肛门区域沉重、下坠的不适感,部分患者会频繁产生便意但无法正常排便。

5、排便困难

脱垂肠段可能堵塞肛管或导致肠腔狭窄,造成粪便排出受阻。患者常需过度用力排便,这会进一步加重直肠脱垂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避免长时间蹲厕和用力排便,保持大便松软。对于反复脱垂或嵌顿的情况,需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通过手法复位、硬化剂注射或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日常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麻仁丸等药物辅助通便,但嵌顿性脱垂需立即急诊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