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实性结节可通过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及对症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需结合结节性质和医生建议选择。初次发现时无需过度紧张,多数结节为良性。
1、定期复查
实性结节初次发现且体积较小时,通常建议3-6个月复查超声检查或CT,通过动态观察结节大小、形态、边界等特征变化,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尤其适用于肺部微小结节(<8mm)或甲状腺TI-RADS3类结节。
2、影像学检查
增强CT可评估结节血供情况,PET-CT有助于鉴别代谢活性,MRI对乳腺或肝脏结节具有更高分辨率。如甲状腺结节需完善弹性超声检查评分,乳腺结节可结合钼靶检查,通过影像特征辅助判断良恶性。
3、病理学检查
高度怀疑恶性或结节增长较快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或通过胸腔镜、支气管镜获取组织标本。病理诊断是判断结节性质的金标准,如乳腺结节空心针活检、肺部结节经皮肺穿刺术等。
4、手术治疗
病理确诊恶性或存在压迫症状的结节,如甲状腺结节引起呼吸困难、肺结节确诊肺癌等,需手术切除。常见术式包括胸腔镜肺段切除、甲状腺腺叶切除、乳腺肿块切除术等,部分需配合淋巴结清扫。
5、对症治疗
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疼痛明显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根据甲功指标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巯咪唑片调节内分泌。
发现实性结节后应保存完整影像资料以便对比,避免擅自服用散结类中药。若出现结节区域疼痛加剧、体积短期内增大、伴随消瘦或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日常需戒烟并减少电离辐射暴露,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