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感染途径主要包括食用未煮熟肉类、饮用被污染水源以及接触污染环境等。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皮下结节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1、食用未煮熟肉类
绦虫幼虫常寄生在猪、牛、鱼等动物肌肉中。若食用未彻底煮熟的含绦虫囊尾蚴的猪肉、牛肉或鱼肉,幼虫会在人体肠道发育为成虫。此类感染多见于有生食习惯的地区,可能伴随消化道不适症状。
2、饮用被污染水源
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污染水源,若饮用未经煮沸的污染水,虫卵会在人体内孵化为幼虫并引发感染。此类途径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可能引起肠道炎症反应。
3、接触污染环境
接触含有绦虫卵的粪便污染物后未及时清洁双手,可能通过手-口途径误食虫卵。这种情况易发生在养殖场、屠宰场等职业暴露人群中,有时会导致幼虫移行至脑部引发癫痫等严重并发症。
绦虫感染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氯硝柳胺片等。日常应注意肉类充分烹饪至75℃以上,避免饮用生水,接触动物后及时用肥皂洗手。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粪便中排出白色节片等症状,建议立即到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