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感染后饮食需注意避免生食、注意卫生以及增加营养摄入,以促进恢复并降低传播风险。日常饮食调整有助于缓解症状,但仍需结合药物治疗。
1、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绦虫卵或幼虫常存在于未煮熟的肉类、鱼类中,尤其是猪肉、牛肉和淡水鱼。建议将肉类烹饪至内部温度达75℃以上,避免食用刺身、醉虾等生鲜食品。处理生食的刀具和砧板需与熟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2、注意饮食卫生
饭前便后需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蔬菜水果需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后冲洗。饮用水应煮沸,避免摄入被虫卵污染的生水。在外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达标的餐厅,减少食用凉拌菜等未加热食物。
3、增加营养摄入
感染期间易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可多食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等优质蛋白,配合菠菜、红枣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适量增加南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乳制品和豆制品可补充钙质,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绦虫感染者应实行分餐制,餐具需煮沸消毒。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不适。需特别注意,饮食调整不能替代驱虫治疗,应严格遵医嘱服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并按要求复查粪便虫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