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呕吐时,需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处理及病情监测等方式改善。具体处理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补液治疗
患者因呕吐、高血糖等因素易出现脱水,需立即静脉输注生理氯化钠溶液快速补液。当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时,可改用5%葡萄糖液维持,同时避免补液过量导致心力衰竭。
2、胰岛素治疗
需持续静脉输注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按每小时0.1U/kg计算。治疗过程中需每小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每小时血糖下降3.9-6.1mmol/L为宜。
3、纠正电解质紊乱
在尿量正常的前提下,需及时补钾。通常每升液体中加入10-15mmol氯化钾,治疗过程中需每2小时监测血钾水平,防止出现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
4、对症处理呕吐
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同时需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呕吐剧烈者需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
5、监测病情变化
需持续监测血糖、血酮、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分析,每2小时记录生命体征。若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深快等危象,需立即进行重症监护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呕吐往往提示病情进展。建议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禁止擅自调整胰岛素用量或进食含糖食物,以免加重代谢紊乱。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延误处理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