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补液治疗一般包括快速补液、调整补液速度、使用特定溶液、监测指标变化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步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快速补液
在确诊初期需快速补充生理氯化钠溶液,以恢复有效血容量。通常第一个小时内输入500~1000毫升,后续根据血压、尿量等指标调整。快速补液有助于改善组织灌注,防止休克发生。
2、调整补液速度
当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时,需改用5%葡萄糖溶液并加入胰岛素。此时补液速度应调整为每小时200~300毫升,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
3、使用特定溶液
根据血钠水平选择溶液种类。血钠正常或偏低者继续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血钠偏高者可改用0.45%氯化钠溶液。特殊情况下需联合使用胶体液维持渗透压。
4、监测指标变化
每小时监测血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评估酸中毒纠正情况,根据酮体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确保血糖每小时下降3.9~5.6mmol/L。
5、纠正电解质紊乱
在尿量>40ml/h后开始补钾。通常每升液体中加入10~20mmol氯化钾,维持血钾在4.0~5.0mmol/L范围。同时需监测血磷、镁离子水平,必要时同步补充。
该病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补液过程中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建议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由内分泌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输液速度或药物剂量,防止出现脑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