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可能会增加其他精神疾病的共病风险,常见的共病包括焦虑症、物质使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患者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状态,进而诱发或加重其他精神问题。
1、焦虑症
约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合并焦虑症,如广泛性焦虑或惊恐障碍。情绪剧烈波动会持续刺激神经系统,导致患者过度担忧未来或反复出现心悸、出汗等躯体化症状。
2、物质使用障碍
约35%的患者会滥用酒精或药物,常发生在躁狂期试图增强兴奋感,或在抑郁期通过成瘾物质缓解情绪,这种自我调节行为可能发展为酒精依赖或药物成瘾。
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两者存在神经发育的交叉机制,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和冲动控制困难。部分患者儿童期出现的多动症状可能延续至成年期。
4、人格障碍
约30%患者合并边缘型或表演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定的特质可能引发人际关系敏感、自我认同混乱等症状,与双相障碍的情绪波动形成恶性循环。
5、进食障碍
暴食症或神经性厌食的发生率较常人高3-5倍,躁狂期的冲动行为可能引发暴食,而抑郁期的自我否定倾向可能导致过度节食。
若出现情绪剧烈波动伴有其他精神症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组合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如心境稳定剂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加重病情,定期复诊有助于全面改善心理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