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出现疱疹时可能伴随瘙痒或疼痛感,为避免抓挠引发感染,护理中可通过日常护理、局部用药、分散注意力等途径减少搔抓行为。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使用温水轻柔擦洗患处,水温控制在36-38℃,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洁后及时擦干,保持皮肤干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能缓解瘙痒不适感。
2、修剪指甲
将患儿指甲修剪至短而圆钝的状态,必要时可佩戴棉质手套。此举能减少指甲抓破水疱的概率,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破损皮肤。
3、局部止痒处理
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抹瘙痒部位,每日2-3次。该药物通过氧化锌成分吸附渗出液,配合薄荷脑的清凉感,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疱疹未破溃时可冷敷缓解不适。
4、分散注意力
通过玩具、绘本、动画片等转移患儿注意力,学龄儿童可采用游戏疗法。适当增加陪伴时间,通过肢体接触安抚患儿情绪,降低对瘙痒部位的关注度。
5、穿着柔软衣物
选择全棉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摩擦皮肤。保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减少出汗刺激皮肤。
若上述措施无法有效控制搔抓行为,或出现疱疹破溃、渗液增多、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护理期间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避免擅自使用含激素药膏,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进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