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急性胰腺炎治疗期间为何需禁食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胰腺炎治疗期间需要禁食,主要目的是减少胰液分泌、避免加重炎症反应以及促进受损胰腺组织恢复。该措施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改善病情进展。

1、减少胰液分泌

食物摄入会刺激胃酸分泌,进而促使胰腺分泌消化酶。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胰管阻塞或胰酶异常激活会引发胰腺自我消化。禁食可降低胰液分泌量,减轻胰管内压力,从而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防止胰腺进一步受损。

2、避免加重炎症

进食后胃肠道蠕动增强,可能刺激已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的胰腺组织,导致炎症扩散。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产物还可能激活胰酶,加重胰腺实质的坏死。严重情况下可能诱发胰腺假性囊肿、感染性坏死等并发症。

3、促进恢复

禁食能让胰腺处于“休息”状态,减少代谢负担,为受损细胞修复创造条件。在此期间,医生会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电解质等维持机体需求,待血淀粉酶水平下降、腹痛缓解后,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禁食,过早进食可能诱发病情反复。恢复期应选择低脂、低蛋白的清淡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摄入酒精。若治疗期间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