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成年男性正常范围一般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儿童数值通常更低。预防肌酐异常升高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合理用药、生活习惯改善、定期体检监测等方面综合干预。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损伤肾脏,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对于已存在肾病的患者,需通过规范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2、合理用药
避免长期滥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硫酸庆大霉素片等肾毒性药物,使用造影剂前需评估肾功能。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配伍,减少肾脏代谢负担。
3、生活习惯改善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肥胖者通过有氧运动减轻体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横纹肌溶解,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水平。
4、定期体检监测
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常规,关注尿蛋白、尿红细胞等异常指标。已出现肌酐升高者需完善肾脏超声检查、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左右,避免长时间憋尿。若出现眼睑浮肿、尿量骤减或夜尿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用药期间出现肌酐异常波动,需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