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表现,常见原因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路梗阻以及药物性肾损伤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该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排出体内代谢废物,从而引起血肌酐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症状。治疗时需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配合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造成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导致肌酐数值上升。患者常伴有泡沫尿、视物模糊等症状。需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联合卡托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肾功能。
3、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性损伤,表现为肌酐升高。患者多伴有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高血压症状。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延缓肾功能恶化。
4、尿路梗阻
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引起的尿路梗阻会导致肾盂积水,肾实质受压后引发肾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腰腹部绞痛等症状。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药物性肾损伤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接触重金属等肾毒性物质,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这种情况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清除毒素,同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贫血。
出现肌酐升高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变化。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改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