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核磁共振检查为什么不能带金属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核磁共振检查不能带金属,主要与金属物品移动风险、金属产热风险、金属伪影干扰诊断等原因有关,从而影响检查安全性和结果准确性。检查过程中需避免携带或佩戴任何金属物品,如首饰、硬币、钥匙等,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也应提前告知医生。

1、金属物品移动风险

核磁共振设备会产生强大的静磁场,若携带铁磁性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金属可能被磁场吸引而发生高速移动。这不仅可能对患者造成撞击伤、划伤等机械性损伤,还可能损坏昂贵的核磁共振设备。例如曾有报道患者携带轮椅进入检查室导致设备严重损坏的案例。

2、金属产热风险

射频脉冲作用下,金属物品可能形成涡电流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对于体内植入金属医疗器械的患者,如心脏支架、骨科钢板等,若材料具有导电性,可能在检查过程中产生热量,严重时可造成周围组织灼伤。特别是植入物位于重要器官附近时风险更高。

3、金属伪影干扰诊断

金属物品会扭曲局部磁场均匀性,在成像区域产生大面积信号缺失或畸变,形成放射状或条带状伪影。这种伪影可能完全遮蔽病变组织,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脑肿瘤等关键病灶无法清晰显示,直接影响影像科医生的诊断准确性。

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患者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严格安检,包括更换检查服、卸除假牙、发夹等物品。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供产品说明书确认材料安全性,必要时需改行CT等其他影像检查。妊娠早期妇女、危重患者等特殊人群还需额外评估检查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