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蒙分泌周期通过调控子宫内膜的增厚、脱落等生理过程,直接影响月经的形成和周期变化。月经周期一般可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和月经期四个阶段,各阶段激素水平的变化对月经起关键作用。
1、卵泡期
此阶段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刺激卵泡发育,同时卵巢分泌雌激素逐渐升高。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此时子宫内膜血管增生、腺体发育,形成适合胚胎生长的环境。
2、排卵期
当雌激素达到峰值时,促黄体生成素(LH)突然升高触发排卵。排卵后雌激素短暂下降,卵泡壁细胞转化为黄体。此时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有利于精子穿透,是受孕的最佳时机。
3、黄体期
排卵后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为分泌期,腺体扩张并分泌营养物质。若未受孕,黄体逐渐萎缩,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失去支持。
4、月经期
黄体退化后雌孕激素骤降,子宫内膜血管痉挛收缩,导致功能层缺血坏死脱落。脱落的子宫内膜与血液混合经阴道排出,形成月经来潮,持续3-7天后进入新周期。
建议女性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压力过大影响激素平衡。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等情况,建议及时就诊妇科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