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牙龈肿痛可能与术后反应、残留感染或器械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术后护理、药物治疗、根管再治疗、牙龈处理等方式缓解或改善。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复诊明确原因。
1、术后护理
根管治疗操作可能对根尖周组织造成轻微刺激,术后1-3天内出现轻度肿痛属于正常反应。建议暂时避免用患侧咀嚼,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肿胀部位可冰敷减轻渗出。若疼痛轻微,通常可自行缓解。
2、药物治疗
若存在急性炎症或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配合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细菌感染。若伴有明显渗出,可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片减轻局部水肿。
3、根管再治疗
若因根管清理不彻底导致残留感染,需重新打开患牙,清除根管内坏死物质,使用氢氧化钙糊剂等药物消毒,并完善根管充填。操作中需避免器械超出根尖孔,减少对牙龈的机械刺激。
4、牙龈处理
若牙龈肿胀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局部涂抹碘甘油促进愈合。若因充填材料压迫牙龈,需调磨修复体边缘,消除刺激因素。
根管治疗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评估愈合情况。若肿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发热、面部肿胀,可能提示继发感染或根尖周炎,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止痛药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