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酮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不能一概而论,通常需要结合个体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现有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需综合评估。
低睾酮水平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血管系统。睾酮不足可能引起脂代谢紊乱,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同时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老年男性睾酮水平偏低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较正常人群约高出1.5-2倍。但需注意这些研究存在混杂因素干扰,如肥胖本身既是低睾酮的原因又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高睾酮状态同样存在潜在风险。外源性睾酮补充过量可能导致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动物实验发现超生理剂量睾酮可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少数临床观察显示使用睾酮替代治疗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每千人年增加约1.8例,但这种关联性尚未得到明确证实。
建议存在心血管疾病症状或风险因素者定期检测性激素水平。对于确诊性腺功能减退患者,应在心血管评估后谨慎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普通人群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和体重管理,既能改善激素水平又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内分泌科与心内科医生共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