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血症可能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发。这些疾病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会导致肝脏合成胆固醇增多,同时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能力下降。这类患者常伴有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除了控制血糖,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匹伐他汀等药物调节血脂。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减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导致胆固醇代谢减慢。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怕冷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首选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同时可联合依折麦布等降脂药物。
3、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会导致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引发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常伴有水肿、低蛋白血症等表现。除使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外,可选用普罗布考、烟酸缓释片等药物控制血脂。
若存在上述基础疾病,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肾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血脂七项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明确病因。治疗需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血脂异常类型选择降脂药物,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日常需注意低胆固醇饮食,保持规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