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术后通常建议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复查,具体时间需根据伤口恢复情况调整。定期复查可帮助医生评估愈合进度、预防感染或并发症,确保治疗效果。
1、术后1周
首次复查主要观察手术切口是否出现感染、渗液或出血。医生会检查创面清洁度,并根据情况更换敷料。若存在红肿、异常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可能需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
2、术后1个月
此阶段重点评估瘘管愈合情况,确认有无复发或形成新瘘管。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肉芽组织增生,需进行修剪处理以促进上皮爬行。此时还需判断肛门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排除肛门失禁风险。
3、术后3个月
大部分患者伤口已基本愈合,需通过指检或肛门镜确认瘘管彻底闭合。对于复杂性肛瘘或愈合延迟者,可能需延长随访周期至6个月,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深部感染。
术后需保持肛周清洁,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并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坐浴。饮食应避免辛辣刺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防便秘。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诊而非等待固定复查时间。患者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复查计划,由主刀医生根据术中情况和体质差异调整后续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