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期间调整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恢复。通常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补液盐溶液以及益生菌类药物等,但用药需遵医嘱。
1、清淡易消化食物
腹泻期间胃肠道功能较弱,建议选择米粥、面条、蒸煮蔬菜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加重消化负担。同时需避免辛辣、油腻及高糖食物,以防刺激肠道黏膜或引发渗透性腹泻加重脱水。少量多餐有助于减少胃肠压力。
2、补液盐溶液
频繁腹泻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Ⅲ,其成分比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能有效纠正水钠失衡。需按说明书调配浓度,避免自行加糖或过量饮用,以免影响吸收。
3、益生菌类药物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过度繁殖。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用热水冲服破坏活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腹胀,通常可自行缓解。
日常需避免生冷食物,注意餐具消毒。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伴发热、血便,或出现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腹泻时更需密切观察,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