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见的护理措施包括氧疗管理、呼吸道管理、饮食调理、活动管理及心理支持等。
1、氧疗管理
患者日常需遵医嘱进行低流量吸氧,通常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使用制氧机时应定期清洁湿化瓶,避免感染。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改善呼吸状态。需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2、呼吸道管理
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及有效咳嗽,痰液黏稠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N95口罩防护。
3、饮食调理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进食时采取半卧位,细嚼慢咽防止呛咳,出现腹胀时可少量多餐。
4、活动管理
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活动计划,心功能Ⅱ级患者每日可进行15-20分钟平地散步。活动时携带便携式氧气袋,监测心率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钟。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5、心理支持
患者常因反复住院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陪伴沟通。可引导患者参加病友互助小组,严重焦虑者可经精神科会诊使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心脏彩超及动脉血气分析,严格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若出现下肢水肿加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