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一般指胸腔积液,可能与心力衰竭、肺炎、肺结核、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因素有关。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会导致体循环瘀血,液体渗出至胸腔形成积液。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促进液体排出。
2、肺炎
肺部感染可能引起炎性渗出增加,导致胸腔积液。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一般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如细菌感染可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3、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破坏胸膜结构,造成胸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通常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4、恶性肿瘤
肺癌、胸膜间皮瘤等恶性肿瘤可能侵犯胸膜或淋巴回流受阻,引发胸腔积液。患者可能伴有胸痛、咯血、体重下降等症状。需根据病情选择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或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
5、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入胸腔形成积液。患者常有腹水、黄疸、蜘蛛痣等表现。治疗时可使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或普萘洛尔片降低门静脉压力。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建议尽早完善胸部CT、胸腔穿刺、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治疗期间需限制钠盐摄入,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呼吸困难。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