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早期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以及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功能异常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心悸
房颤发生时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心跳节律不齐,患者常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律或心脏“漏跳感”。症状可能因情绪激动、劳累等因素诱发,可通过心电图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片、胺碘酮片等药物控制心率。
2、胸闷
由于房颤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胸前区压迫感或呼吸不畅,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这种情况需与心绞痛等疾病鉴别,必要时需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功能。
3、气短
心房收缩功能丧失会使肺部血液淤滞,影响氧气交换效率,患者可能在轻微活动后即感到呼吸费力。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同时需排查是否合并心力衰竭。
4、头晕
快速或不规则的心室率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短暂性眩晕或头重脚轻感。严重时可能伴随黑曚,此时需警惕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的风险。
5、乏力
心脏输出量减少会造成全身组织供血不足,患者易出现疲劳、四肢无力等表现,这种情况需注意休息,并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排除贫血等合并症。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心血管内科,通过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房颤后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复律、射频消融或抗凝治疗,同时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日常生活中需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