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能引起心力衰竭、脑卒中、血栓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治疗,这些并发症与房颤导致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需积极预防和管理。
1、心力衰竭
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丧失,心室率过快或过慢均可影响心脏泵血功能。长期房颤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引发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必要时需进行心脏复律治疗。
2、脑卒中
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流淤滞易形成左心耳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动脉栓塞。突发偏瘫、失语是典型表现,急性期可以使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进行溶栓,预防性治疗常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
3、血栓栓塞
除脑部血管外,房颤形成的血栓还可能引起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外周血管栓塞。突发剧烈腹痛或血尿时需要急诊处理,除抗凝治疗外,严重者需行取栓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4、急性心肌梗死
快速房颤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合并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胸痛,急诊治疗需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等药物,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房颤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出现心悸加重、胸闷胸痛或肢体活动障碍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凝药物,避免擅自调整剂量,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