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阴道出血可能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炎症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宫颈炎
宫颈炎是宫颈黏膜的炎症,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刺激可导致宫颈组织充血、脆性增加,表现为同房后接触性出血或非经期点滴出血,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避免性生活刺激。
2、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会影响内膜正常修复,导致经期延长、经间期不规则出血,可能伴随下腹坠痛、发热等症状。治疗时需根据病原体选择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必要时联用益母草颗粒等药物促进宫腔积血排出。若迁延不愈可能引发宫腔粘连或不孕。
3、盆腔炎
盆腔炎症累及子宫、输卵管及周围组织时,可能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常伴持续性下腹疼痛、腰骶酸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期需足量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多西环素片等广谱抗生素,严重者需住院静脉给药治疗。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盆腔痛或输卵管粘连。
反复阴道出血患者需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及病原体检测,明确炎症类型后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及性生活,按疗程用药防止复发。若出血量突然增多或伴随剧烈腹痛,需立即就诊排除其他妇科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