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炎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呕吐以及脱水等,通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引发。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腹泻
腹泻是儿童肠炎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或呈水样,严重时可伴有黏液或血丝。肠道黏膜受病原体刺激导致吸收功能下降,肠道水分和电解质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腹泻。
2、腹痛
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常为阵发性绞痛。炎症刺激肠壁神经或肠道痉挛是主要诱因,患儿可能因疼痛出现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等表现,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
3、发热
部分患儿会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39℃。发热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免疫反应所致,可能伴随畏寒、乏力等症状,需结合其他体征判断感染类型。
4、呕吐
肠道炎症累及胃部时可能引发呕吐,尤其在病毒性肠炎早期较为常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警惕脱水风险。
5、脱水
长期腹泻或呕吐会导致体液丢失,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重度脱水可能引起精神萎靡、血压下降,需立即就医补液治疗。
日常需注意患儿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精神差或脱水体征,应及时前往儿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或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