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窦性心律过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过缓可能是生理性原因、药物因素或病理性原因所致,如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都可能引发该现象。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健康人群如运动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或睡眠状态下,由于迷走神经张力较高,可能出现窦性心律过缓,心率多在50-60次/分且无明显不适。此类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监测心率即可。

2、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洋地黄类(如地高辛)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可能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导致心率下降。通常在停药或调整剂量后心率可逐渐恢复,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3、病理性原因

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脏疾病可直接影响窦房结功能,导致心脏起搏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因代谢率降低,高钾血症因细胞膜电位改变,均可能引发心动过缓。针对原发病治疗是关键,例如心肌炎需使用辅酶Q10、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补充左甲状腺素,严重心动过缓者可能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监测心率变化。若出现晕厥、胸痛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应立即就医。药物引起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不可擅自停药。病理性因素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