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烧夜间加重有哪些原因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低烧夜间加重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体温波动

人体正常体温在一天中会有轻微波动,通常下午至夜间体温相对较高。如果白天活动量较大或环境温度较高,可能导致夜间低烧感加重,但一般不会超过37.5℃。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和保持环境通风即可。

2、感染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常表现为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可能伴随咳嗽、消瘦等症状。其他慢性感染如慢性肾盂肾炎、骨髓炎等也可能出现夜间发热加重。确诊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肺结核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3、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活动期,因炎症因子昼夜分泌节律可能导致夜间症状加重。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等肿瘤性疾病释放的致热因子也可能引发夜间发热。这类疾病需通过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泼尼松片)或化疗药物控制病情,同时配合血常规、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

若低烧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感染科或风湿免疫科。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自身抗体检测等检查,有助于鉴别发热原因。治疗期间需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症状,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