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如何调整饮食结构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辅助改善。通常建议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选择健康脂肪来源,同时注意控制总热量并保持营养均衡。

1、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肥肉、黄油、全脂乳制品等,过量摄入会促进肝脏合成低密度脂蛋白。日常应优先选择鸡胸肉、脱脂牛奶等低脂食材,烹调时减少油炸、油煎等方式,建议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法。加工食品如香肠、糕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也需限制。

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肠道内胆固醇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燕麦、糙米、豆类等粗粮,以及苹果、西兰花等果蔬补充。例如早餐可用燕麦粥替代精制米面,正餐中搭配半碗杂豆类食物。

3、选择健康脂肪来源

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部分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每周可安排2-3次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摄入,其富含的ω-3脂肪酸具有降低甘油三酯作用。坚果类如核桃、杏仁可作为加餐,每日建议摄入15克左右。同时可使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替代动物油烹调。

日常还需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以避免肥胖,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严格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脂指标,若通过饮食调整3个月后仍未能达标,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