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存在病毒RNA,但通常不具有传染性。登革病毒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其传播途径以血液接触为主,而其他体液中的病毒活性较低。
登革病毒在患者发热期血液中的含量较高,此时患者被蚊虫叮咬后可能传播病毒。虽然少数研究在患者恢复期的尿液中检测到病毒RNA片段,但这些片段多为病毒降解后的残留物,并不代表完整的活性病毒颗粒,因此无法通过尿液传播疾病。此外,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病毒可通过接触尿液发生人际传播。
若出现登革热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检测确诊。患者在发病期间应做好防蚊隔离措施,避免病毒通过蚊虫传播扩散。日常接触患者时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其血液,但无需对尿液等排泄物进行特殊防护,正常清洁消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