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高发区旅行时,预防感染需重点关注防蚊措施、环境管理和个人防护。通常可通过避免蚊虫叮咬、清除蚊虫滋生地以及加强健康监测等方式降低感染风险。
1、避免蚊虫叮咬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因此外出时应使用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并喷洒在暴露的皮肤或衣物上。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室内可使用蚊帐或电蚊香,并尽量选择有纱窗、空调的住宿环境,减少蚊虫进入室内。
2、清除蚊虫滋生地
伊蚊常在小型积水容器中繁殖,需及时清理居住地周围的瓶罐、轮胎等积水容器。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药剂或采用封闭储存方式。定期检查屋顶排水槽、花盆托盘等区域,保持环境干燥,减少蚊虫繁殖条件。
3、加强健康监测
旅行期间若出现突发高热、头痛、肌肉痛或皮疹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归国后两周内需继续观察身体状况,避免蚊虫叮咬以防传播他人。可提前了解当地医疗机构信息,出现症状时及时进行登革热抗原检测。
登革热高发区旅行期间应保持警惕,避免在蚊虫活跃的清晨和傍晚外出。若需长期停留,可咨询专业机构进行疫苗接种评估。旅行后持续关注健康状况,出现不适尽早就诊并主动告知暴露史,以便快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