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中毒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迅速脱离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氧疗以及后续医疗支持等。由于氮气本身无毒,但高浓度吸入会导致缺氧,因此急救需围绕恢复供氧和维持生命体征展开。
1、迅速脱离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安全区域,避免继续接触高浓度氮气。施救者需佩戴供氧设备或确保自身安全后再进入现场,防止发生二次窒息。转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患者活动,避免耗氧量增加。
2、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患者衣领、腰带等束缚物,清理口鼻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使用吸引器清除气道异物。若患者意识丧失但存在自主呼吸,可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3、心肺复苏
若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开始胸外按压(100-120次/分钟)和人工呼吸(30:2比例)。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或面罩辅助通气,避免施救者口对口接触可能残留的氮气环境。持续复苏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恢复自主循环。
4、氧疗支持
给予高流量纯氧吸入(10-15L/分钟),采用非重复呼吸面罩提高氧浓度。有条件时可进行高压氧治疗,加速氮气排出并改善组织缺氧。氧疗需持续至患者意识恢复且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
5、医疗支持治疗
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维持循环,使用甘露醇防治脑水肿。监测心电图和血气分析,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对于出现抽搐者,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控制症状,同时进行脑保护治疗。
氮气中毒患者经现场急救后,即使症状缓解也需送往医院进行至少24小时医学观察。转运途中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氧疗。注意迟发性缺氧性脑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日常作业中应加强氮气环境的氧浓度监测,作业人员需佩戴氧气报警器和供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