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发作时的疼痛可通过禁食、药物治疗、局部热敷、改变体位等方法快速缓解,并及时就医处理。患者需注意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1、禁食
胆囊炎急性发作时需立即禁食,减少食物刺激胆囊收缩,从而缓解疼痛。待疼痛缓解后逐渐恢复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等,避免高脂肪食物加重胆囊负担。
2、药物治疗
一般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控制感染,配合消旋山莨菪碱片解除胆道痉挛,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痛药。需注意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刺激胃肠道的药物。
3、局部热敷
用40-50℃的热毛巾或暖水袋敷于右上腹,每次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胆绞痛。需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
4、改变体位
尝试膝胸卧位(跪趴姿势)或右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胆囊内胆汁流动,可能减轻胆道压力。可配合深呼吸放松腹肌,避免因肌肉紧张加剧疼痛。
5、及时就医
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有发热、黄疸等症状,需立即急诊治疗。医生可能进行静脉输液抗感染,通过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或评估是否需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患者发作期应严格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仍需至肝胆外科就诊,通过超声、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情。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慢性胆囊炎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急性发作缓解后2周内需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