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检查通常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血液检查以及胆囊造影等项目,具体需根据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
1、超声检查
超声是胆囊检查的首选方法,利用声波成像可清晰显示胆囊结构,能够发现胆囊结石、息肉、炎症或增厚等异常。该检查无创、便捷,尤其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初步筛查。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干扰。
2、CT扫描
CT通过X射线多层面成像,可评估胆囊形态及周围组织情况,对胆囊癌、复杂结石或并发症(如穿孔)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增强CT还能观察胆囊壁血供情况,帮助鉴别肿瘤性质。但存在辐射风险,孕妇需慎用。
3、核磁共振成像
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能无创显示胆囊、胆管系统全貌,对胆道梗阻、胆囊泥沙样结石或胆管畸形有较高分辨率。检查无辐射,但耗时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不适用。
4、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肝功能指标如胆红素、转氨酶等能反映胆囊疾病是否累及肝脏或引发胆道梗阻。血液检查无法直接诊断胆囊病变,需结合影像学综合判断。
5、胆囊造影
口服或静脉注射含碘对比剂后,通过X线观察胆囊收缩和排空功能,常用于评估胆囊运动障碍或慢性炎症。由于操作复杂且部分患者对对比剂过敏,现已逐渐被其他检查替代。
若发现胆囊壁增厚、结石或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或病理活检。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检查结果需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避免自行解读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