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固醇指标正常为何仍有动脉硬化风险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风险的存在并不完全依赖于胆固醇水平,即使胆固醇指标正常,仍可能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慢性炎症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血管损伤。这些因素会通过不同机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1、高血压

长期血压升高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脂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血管内皮受损后还会释放炎性因子,进一步促进斑块形成。患者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2、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引发血管收缩异常,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烟雾中的自由基还会刺激血管壁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沉积。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4倍。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引起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这些物质会改变血管壁结构并诱发慢性炎症。血糖控制不佳时,即使胆固醇正常,也会通过胰岛素抵抗影响脂蛋白代谢,产生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更易渗入血管壁。

4、慢性炎症

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时,单核细胞会大量浸润血管壁转化为泡沫细胞。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血管炎症反应,这类人群动脉硬化风险增加30%-50%。

5、遗传因素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等遗传变异,可能影响胆固醇代谢效率。这类人群即便检测指标正常,血管清除胆固醇的能力可能已存在先天缺陷。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适度运动。对于存在家族史或长期吸烟史者,可考虑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血管评估。任何干预措施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保健品替代正规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