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可能与穿鞋不当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因素导致。长期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容易引发足部压力分布异常,从而诱发疼痛症状。
鞋子不合脚或缺乏足弓支撑时,足底筋膜和跟骨承受的应力会增加。例如鞋跟过高会导致跟腱过度牵拉,硬底鞋会减弱足部缓冲,这类鞋型持续穿着超过4小时就可能引发足跟部肌肉劳损。此外,鞋头过窄的尖头鞋可能压迫足部神经,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疼痛感受。
足底筋膜炎患者穿着平底鞋会加剧筋膜张力,跟腱炎患者穿高跟鞋可能加重肌腱劳损,而脂肪垫炎患者若长期穿硬底鞋会导致足跟缓冲功能下降。部分人群在穿着新鞋后出现足跟皮肤磨损,可能发展为跟骨后滑囊炎。
建议选择鞋跟高度不超过3厘米、前掌有适度弹性的鞋子,运动时穿着专业跑鞋。若调整鞋具后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晨起第一步剧痛、足跟红肿等症状,需及时到足踝外科就诊排查跟骨骨刺、应力性骨折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通过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增强足部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