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一般是指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可能引发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炎、心包炎、瓣膜病变以及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需积极干预治疗。该病是儿童期常见的心脏损害病因之一,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对预防后遗症至关重要。
1、冠状动脉扩张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急性期常累及冠状动脉,导致血管壁炎症和扩张。约15-25%未经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瘤,严重时可形成血栓或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临床常用阿司匹林抗炎、免疫球蛋白调节免疫,重症需使用华法林抗凝。
2、心肌炎
约50%患儿存在心肌细胞水肿和功能障碍,表现为心音低钝、心电图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室收缩功能,轻症通过静脉注射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多可恢复。
3、心包炎
心包积液多在疾病急性期出现,常伴胸痛、呼吸困难。多数为少量渗出液,需卧床休息并监测生命体征,严重者需心包穿刺引流,同时配合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治疗。
4、瓣膜病变
二尖瓣反流最为常见,因乳头肌功能异常或瓣膜结构受损导致。听诊可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长期反流需定期随访,必要时行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
5、心律失常
炎症累及传导系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急性期需心电监护。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控制心率,多数患儿在炎症消退后心律恢复正常。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确诊后需住院监测心脏功能,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病程1年内每3-6个月评估冠状动脉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长期管理需儿童心内科随诊,部分患者成年后仍需追踪心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