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内镜检查等来确诊,具体检查方式需结合患者症状由医生判断。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如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粪便常规及培养能明确是否有病原体感染,如细菌、寄生虫等,同时可观察有无红细胞、白细胞或隐血。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炎性指标检测有助于评估炎症程度。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肠道壁增厚、肠管扩张等情况,排除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肠道病变范围,如克罗恩病引起的节段性肠壁增厚,或溃疡性结肠炎的连续性病变。X线钡剂造影可辅助判断肠管狭窄、溃疡等形态学改变。
3、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直肠、结肠黏膜的充血、糜烂或溃疡,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鉴别感染性肠炎与炎症性肠病。小肠镜或胶囊内镜适用于怀疑小肠病变的情况,如结核病、淋巴瘤等特殊类型肠炎。
出现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或清洁肠道,检查后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加剧等异常情况。确诊后需根据病因进行抗感染、调节免疫或营养支持等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