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需结合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1、便血
肠息肉表面血管丰富且质地脆弱,若受到粪便摩擦可能发生糜烂或溃疡,导致血液随大便排出。通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鲜红色血液,或出现黑便、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少时肉眼难以察觉,可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发现。
2、腹痛
较大的肠息肉可能引起肠道不完全性梗阻,导致腹部胀痛或隐痛,疼痛位置常与息肉所在肠段相关。若息肉引发肠套叠,可能突发剧烈绞痛,并伴有呕吐、肛门停止排气等症状。
3、排便习惯改变
息肉持续增长可能刺激肠壁或占据肠腔空间,导致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直肠息肉还可能引起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等异常,粪便形状可能变细或有凹槽。
日常若出现反复便血、持续腹痛或排便异常,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尤其45岁以上人群、有肠癌家族史者,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肠息肉,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