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服药后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更换药物剂型、对症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具体处理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调整饮食
呕吐期间需暂停进食2-4小时,待症状缓解后尝试少量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后续逐渐过渡到米汤、稀粥等清淡流质饮食。避免摄入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以及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2、更换药物剂型
若口服药物刺激胃黏膜引发呕吐,可在医生指导下改用栓剂直肠给药,或更换为肠溶片、缓释片等剂型。对于严重呕吐者,可能需要调整为静脉输液给药,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奥美拉唑注射液等。
3、对症止吐治疗
持续呕吐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促胃动力药物,必要时联合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若伴有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氯化钾溶液。
出现呕吐伴有意识模糊、呕血、持续腹痛等情况,或婴幼儿/孕妇发生呕吐时,需立即急诊处理。治疗期间需保持体位侧卧防止误吸,记录呕吐物性状和频次供医生参考,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