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胃肠炎可通过注意饮食卫生、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以及及时治疗等方式预防复发。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引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1、注意饮食卫生
病毒性胃肠炎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日常需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处理食材时生熟分开,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餐具需高温消毒,不饮用生水,水果清洗干净后食用,可减少病原体入侵的风险。
2、增强免疫力
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者易反复感染,日常需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锻炼,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儿童及老年人可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剂。
3、避免接触传染源
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接触时佩戴口罩及手套。疾病流行期间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生活用品。
4、接种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适用于婴幼儿,可通过口服方式接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需注意疫苗仅针对特定病毒类型,无法预防所有病毒性胃肠炎,接种前需咨询医生。
5、及时治疗
感染后若出现频繁呕吐、腹泻或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补液、止泻等治疗,避免因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导致免疫力下降。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
病毒性胃肠炎患者恢复期需逐渐增加饮食营养,避免暴饮暴食或摄入刺激性食物。若同住人员出现类似症状,应做好环境消毒及隔离措施。疾病流行期间可定期对门把手、餐具等物品表面进行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