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不一定必须手术矫正,具体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是否影响生活质量综合判断。多数无明显症状者可保守观察,若出现严重鼻塞、反复鼻出血或继发鼻窦炎等情况,则需考虑手术。
鼻中隔偏曲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对鼻腔功能的影响。对于仅有轻微偏曲且无鼻塞、头痛、睡眠障碍等症状者,通常无需手术治疗。此类人群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缓解黏膜水肿,或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控制过敏反应。定期随访观察即可,避免剧烈碰撞鼻部加重偏曲。
若存在持续性单侧鼻塞导致呼吸困难、反复鼻出血、慢性鼻窦炎药物控制不佳,或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时,则需行鼻中隔矫正术。手术通过切除偏曲的软骨和骨质恢复鼻腔通气功能,常联合下鼻甲成形术改善通气。术后需配合鼻腔填塞、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克肟)和定期清理痂皮,恢复期约1-3个月。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术后仍需持续进行环境控制及免疫治疗。
建议出现鼻塞进行性加重、嗅觉减退或伴随耳闷、头痛等症状时,及时至耳鼻喉科行鼻内镜和CT检查。医生会综合评估偏曲角度、鼻腔代偿情况以及患者耐受度制定方案。确诊需手术者不必过度焦虑,现代鼻内镜手术创伤小且安全性高,术后配合规范护理多可获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