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外伤后出现肿胀淤青的紧急处理包括冰敷、压迫止血、保持体位、药物治疗以及及时就医。根据损伤程度不同,需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1、冰敷
鼻部受伤24小时内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肿胀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不可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2、压迫止血
若存在鼻出血,需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5-10分钟,同时身体前倾避免血液倒流入咽喉。可用清洁纱布填塞鼻腔辅助止血,但不可强行塞入过深。
3、保持体位
受伤后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抬高30度以上。睡眠时垫高枕头,避免平躺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加重肿胀,同时减少剧烈活动以防二次损伤。
4、药物治疗
肿胀明显者可遵医嘱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淤血,疼痛剧烈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痛药。但需注意外伤24小时内禁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合并皮肤破损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及时就医
若出现鼻梁歪斜变形、持续性出血超过30分钟、视力模糊或嗅觉减退,需立即就诊排除鼻骨骨折、颅底损伤等严重情况。专科医生可能通过鼻内镜、CT等检查评估损伤程度,必要时行骨折复位术或清创缝合。
鼻外伤处理后48小时内禁止热敷、按摩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行为,避免用力擤鼻或碰撞鼻部。日常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出现渐进性肿胀、皮肤青紫范围扩大或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到耳鼻喉科复查。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