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鼻腔冲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缓解。具体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评估后选择。
1、药物治疗
若头痛由细菌感染引发,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控制炎症。鼻黏膜水肿导致的鼻塞、头痛,可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等减充血剂改善通气。疼痛明显时,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但需避免长期使用。
2、物理治疗
用温毛巾热敷鼻根部及前额部位,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鼻窦区胀痛感。但需注意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皮肤。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或专用洗鼻器冲洗鼻腔,每日1-2次,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缓解因脓性分泌物积聚引发的压力性头痛。冲洗时需保持身体前倾,避免呛咳。
4、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可能需要行鼻内镜手术开放鼻窦引流通道。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
5、日常护理
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避免接触粉尘、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加重头痛,睡眠时可适当垫高枕头促进鼻腔引流。
建议患者尽早就医完善鼻窦CT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特别是抗生素需完成整个疗程。若出现剧烈头痛伴发热、视力改变等情况,应立即就诊排查并发症。日常可通过鼻腔保湿、增强免疫力等措施降低复发风险。